帕尔奇植保-蔬菜育苗如何才能有效预防“闪苗”!


      蔬菜,是老百姓饭桌上一年四季都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咱们农村广大农民朋友种植比较多的农作物类型,尤其是近些年来温室大棚的蓬勃发展,有利的保证了全国人民一年四季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茄果蔬菜。但近些年来,随着长期重茬集中种植和大化肥的过量使用,各地的耕地土壤质量明显下滑,瓜果蔬菜长势差、产量品质低、病虫害频发等严重制约着农民种植收益的提高。

      俗话说:好苗七分收。为了提高产量和收益,当下不少有经验的农民朋友在种植番茄、黄瓜、辣椒、茄子、丝瓜、苦瓜、西葫芦、西瓜、甜瓜等瓜果蔬菜时,往往都是采用先播种育苗、再移栽定植的栽培方式,通过前期育苗培育适龄的健壮幼苗,来确保后期的高产优收。

      虽然育苗定植是个好方法,但里面的学问可不小,如果育苗管理不善,容易发生闪苗、黄弱苗、烧苗、僵苗、死苗等问题,不仅培育不出健壮苗,还会严重影响瓜果蔬菜后续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降低后期的产量与品质。

      今天就针对菜农朋友育苗时经常发生但又比较容易解决的“闪苗”问题,和大家详细的说一说:

      ①什么是育苗中的“闪苗”?②育苗时“闪苗”是哪些原因造成的?③育苗中“闪苗”的幼苗有哪些症状表现和危害?④如何预防育苗时发生“闪苗”?⑤育苗时发生“闪苗”后该如何有效补救减灾?
 

一、什么是育苗中的“闪苗”?


      育苗“闪苗”, 属于苗床管理技术不到位所诱发的幼苗生理性病害,在气温比较低、温差比较大、天气变化剧烈的育苗期发生比较多(比如说早春育苗),整个育苗期内都有可能发生,但在移栽定植前发生率较高、受害较严重(尤其是棚室栽种的瓜果蔬菜),主要是由育苗管理不当所导致。

      所谓“闪苗”,就是在瓜果蔬菜育苗过程中,幼苗因为生长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而产生生长障碍,比如说持续低温后天气突然放晴,如果此时猛然揭膜通风或全部掀棚见光,就会导致幼弱的秧苗发生闪苗,出现叶缘向上翻卷、叶片萎焉如伞状甚至出现白枯现象、苗株萎焉无生机,严重时会造成幼苗出现死苗死棵的现象。

二、育苗时“闪苗”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在瓜果蔬菜育苗期发生“闪苗”,在具体原因上可以分为光闪苗、温闪苗以及风闪苗3大类,其中温闪又可分为热闪和冷闪两种。光闪苗,是幼苗因为猛然遭受强光照而诱发;温闪苗,是幼苗因为猛然遭受高温或低温而诱发;风闪苗,是因为幼苗因为猛然遭受外界热风或冷风的侵袭而诱发。很多时候育苗闪苗,都是三者中的一种或多种共同造成的。

      有育苗经验的农民朋友都知道,在进行瓜果蔬菜育苗时,从种子播种到出苗再到幼苗期内,苗床要有一个比较适宜的温度、湿度、营养、散光等环境,而且在此期间内要如果温、光、水、气等条件要始终稳定均衡,如果任何一方面除了问题,都不利于培育健壮苗,甚至会造成育苗异常或育苗失败,其中的闪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育苗期时,幼苗十分的嫩弱,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就会导致幼苗发生闪苗问题:

      1、在持续阴云、阴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天气骤晴,一直处于不通风、不见光且温湿度较大的幼苗突然遭受外界高温、强光直射,造成幼苗植株体内和叶片内的水分急剧蒸发流失,从而出现苗株上半部分脱水、软化、凋萎或叶片干枯的闪苗现象,轻则幼苗仅在中午萎焉下垂,但在早晚时会恢复正常,严重时受害症状不可恢复,整棵幼苗植株叶片干枯或叶肉干黄,更严重时幼苗在数天内就会全部凋萎死亡。

      2、在育苗期内,嫩弱的幼苗一般长时间都处于保温保湿、不通风的环境,苗床内外温差、湿差都比较大,如果在进行幼苗通风时,猛然掀膜揭棚或撤掉覆盖物面积过大或通风口开的过大过急或通风时间过长,使外部过高或过低且干燥的空气突然侵入苗床或直接接触幼苗,造成苗床内外温、湿、气剧烈交换或通风量过大、空气流动性突然增强,而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差的嫩弱幼苗会短时内不能适应这种温度、湿度的巨大变化,从而造成苗株急剧脱水、萎焉、干枯,叶缘干枯、叶片或卷曲或凋萎或退绿变黄/发白,更严重叶片会直接开裂或导致苗株死棵,这些都是由与生长环境骤变而诱发的闪苗现象。

      3、在育苗期时,因为土壤在持续阴云阴雨天气或外界气温较低时只散热不吸热,而天气突然放晴后土壤会急剧吸热,也会导致幼苗因为苗床温度急速下降而诱发闪苗。  

      此外,育苗期内过量使用氮肥,会导致幼苗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生氨气中毒而闪苗,这一点广大菜农朋友也要加强注意预防。

      从整体上来看,育苗期的闪苗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育苗期管理不当或者育苗经验不足所造成的,如果我们在育苗时能够掌握好相关的管理技术,就能很好地避免闪苗现象的发生。

三、如何预防育苗期“闪苗”?

      在进行瓜果蔬菜育苗期时,嫩弱的幼苗对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养分等都十分敏感,只有各方面条件适宜稳定,我们才能预防闪苗等各类问题的发生,也才能培育出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叶片厚绿且适合移栽定植的适龄壮苗。因此,在育苗预防闪苗管理上,我们广大菜农应当加强苗床和幼苗的精细化管理,多到棚内查看幼苗的生长状况,多检查苗床的生长环境条件,尤其要重点做好持续阴云天气时的管理和定植前的通风采光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掌握好放风的方法

      在幼苗期遇到2-3天以上的持续阴云天时,如果天气突然放晴,应当避免猛然开大风口进行通风,以防造成棚内苗床温湿度变化过度剧烈,建议通过先开小风口通风、逐步慢升温的方式,等到幼苗慢慢适应通风环境后,再逐步的加大通风量。此外,在通风时如果外部风力较大、温度较低时,建议按照选择顺风处进行开小口通风,避免开底风口通风,以防过堂风直接入棚内侵袭幼苗。

      在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后,应该根据苗势和外界温度状况,适当慢慢增加通风量、延长通风的时间,在移栽定植前5-7天能够进行低温炼苗,这样不仅有利于发达根系、健壮苗株,而且能够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时间、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  

      此外,对于嫁接育苗的幼苗,在嫁接后5天内不适合通风,如果此时突然放大风、见强光,会导致嫁接苗因为萎焉而出现刚愈合的嫁接口发生分裂。因此,如果是嫁接苗进行通风,应当在嫁接一周后等到嫁接伤口完全愈合后在进行循序渐进的通风。

      2、调控育苗时的温度 

      控制好苗床温湿度,培育植株健壮、叶片肥绿的幼苗,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闪苗作用。在育苗期时,在幼苗出土前建议把温度控制在28度左右,此阶段不可放风;幼苗出土到露心时建议把温度控制在白天24-26度左右、夜间14-16度左右、昼夜温差10度左右,等幼苗第1片真叶正常舒展后,再适当把温度提高到28-30度左右,一般当80%以上的幼苗出土后,就可以根据苗势和天气状况进行灵活通风炼苗,通风选择风力不大的天气进行。

      但需要注意得是,当苗床温度低于夜间低于12度、白天低于20度时,就应当注意及时进行棚内苗床增温保暖,否则容易导致幼苗发生冻害,当苗床温度高于28度以上时应当及时进行通风降温,低温天气时建议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放风,否则容易导致幼苗发生徒长或高脚苗;通风时要注意顺风向开口,通风量和通风时间应当按照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严禁一次性开大口、放大风的做法。  此外,在遇到连续阴云天气时,因为外界温度比较低,很多菜农朋友第一反应就是对棚内和苗床进行增温,增温可以,但是要避免增温过大、夜温过高,否则即使白天适当揭帘,幼苗也会因为夜温高、呼吸作用强、养分消耗大而不健壮。

      3、掀棚采光有讲究 

      育苗期间,嫩弱的幼苗不能接直接被外界的强光直射,同时光照的强度和长度也不易过强,比较适合有充足的散光照射,如果长时间光照不足就会导致幼苗出现叶黄、苗弱、高脚或抗病抗逆性变差问题。幼苗光照一般可以通过控制开膜掀帘的方法进行调节。  一方面,为确保幼苗有充足的光照,一般建议在棚内苗床不降温的情况下,应当坚持早掀晚盖,但要确保棚内苗床温度不可低于15度以下。如果是冬季低温育苗遇到雨雪后天气骤晴的情况,可以采用先掀保温草帘5分钟、再放下草帘五分钟的方法,并按照先拉后放、再拉再放的间隔次序连续拉放3-5次左右,等幼苗适应环境后再进行全面见光,能够很好地预防闪苗问题的发生。

      一方面,在持续阴云天气时,如果棚内苗床温差比较小或者掀帘后棚内不降温,能够进行掀帘增加幼苗对散光的接收量,并在中午温度较高时小风口通风1-2个小时,这一点很多人都容易忽视。  一方面,在阴云天气骤然放晴后,此时应当注意遮挡强光20分钟左右,不易立即掀棚揭帘通风,以防突然高温强光直射而造成幼苗脱水凋萎闪苗,可以采用先在棚内小拱棚上覆盖草帘或遮阳网,再逐步揭开草帘或遮阳网直到全部掀开的方法进行,在通风时也应当按照先两头开小风口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等到幼苗适应温度和湿度变化后,再进行正常采光和通风。

      再一方面,在进行掀草帘时应当注意:①在天气骤晴后进行拉帘透光时,建议采用先拉帘14-1/3或隔1帘拉1帘的方法,不可一次性全部拉开草帘;②在外界气温较低时拉草帘,只要外部气温不是非常低,建议在太阳升起前进行提前拉帘;③如果拉起草帘后发生幼苗茎叶有萎焉现象,应当立即停止拉帘,并把拉开的草帘重新覆盖好,同时用15-20度左右的温水喷淋幼苗叶片进行补水,能够使短时萎焉的幼苗尽快恢复正常长势。

      4、合理水肥,预防旺长

      相比长势正常、叶片肥厚浓绿、茎节健壮的幼苗,徒旺长的幼苗更加容易发生闪苗,而在高温高湿、水肥充足且不见光的条件下,幼苗容易发生徒旺长。所以,在幼苗期时,一方面在浇足底水的前提下,出苗前不可过多过勤的浇水,一般在土壤湿度的情况下,在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前建议不要浇水,只要幼苗中午不萎焉,就不必浇水,对于中午有萎焉现象的幼苗,可以在及时少量喷淋小水补湿,如果气温比较低,喷水是可以用15-20度左右的温水喷淋;在幼苗期时,幼苗根系不发达、生长量比较小,对养分的需求量比较小,只要底肥充足,也不必过多过量的施肥,尤其不可偏施氮肥,以防造成幼苗徒旺长,对于长势较弱、叶片黄弱的苗床,可以用0.2%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施促长;此外,如果苗期遇到2天以上的阴云天气,在天气变晴后要及时小通风、增加散弱光进行低温炼苗;即使有轻度徒旺长的幼苗,如果及时加强通风炼苗,也会逐步使旺长的幼苗很快恢复到正常健壮长势。

      此外,苗床使用氮肥过多时,应当注意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及时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棚内苗床内氨气聚集过多而诱发幼苗出现中毒闪苗现象。

四、幼苗“闪苗”后如何补救?

      幼苗发生“闪苗”后,应当第一时间进行关闭通风口停止通风(或根据闪苗轻重减少通风口)、覆盖遮阳网或草帘进行遮光。  

      如果是轻度闪苗,比如说叶片短时萎焉脱水、轻度退绿泛黄、子叶和幼叶受害不严重、心叶未干枯,这样的幼苗一般可以通过喷施15-20度的温水、喷施200-300倍的米醋溶液或者喷施氨基酸等方式补充水肥营养,能够促进尽快自然恢复正常长势,同时要在幼苗伤势稳定后及时喷施帕尔奇蔬菜专用叶面肥等预防病害侵染;

      如果是中度闪苗,比如说叶片黄斑或叶缘干黄等,也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补救,同时还要在定植后进行精细化管理,虽然心叶也能长出、后期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是会影响到第一穗果的产量;但如果是重度闪苗,比如说出现子叶脱落真叶、外叶全部干枯甚至苗株整体枯死的幼苗,补救效果比较差,及时能补救回来,后期的产量也会大幅降低,建议及时进行拔除弃用。

所在位置 首页 > 植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