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卷叶病毒是一种分布很广的马铃薯病毒。该病毒很容易通过块茎传播和蚜虫介体传播 ,属持久性病毒。主要寄主作物是马铃薯、番茄等茄科作物,还有部分苋科、假茄科十字花科和马齿苋科植物。易感品种的产量损失可高达90%。
发病症状
初期症状。是流行季节由蚜虫传毒感染造成的,幼嫩叶片受害症状明显,叶片趋于直立,呈淡黄色。常在叶缘以中脉为中心向上卷曲成圆筒形。病叶挺硬,革质状,质脆易碎。有的叶缘或背面略呈微红或粉红色,有的叶片基部卷曲。后期感染可能不会有症状,而且有些品种感染后并没有症状。高感品种的块茎薯肉中有明显的坏死组织。
次生症状(普通栽培亚种)。块茎带毒长成的感病植株,有不同程度矮化、黄化,基部叶片卷曲、叶柄呈锐角收拢,很少下垂,上部叶片发白。卷曲的叶片变硬并革质化,有时它们的背面呈紫色。重病株有时早期枯死。病株薯块瘦小,簇生于母薯附近,其内维管束坏死,呈黑色或黑褐色网腐症状。
安第斯亚种症状。从边缘开始发生失绿,是相间失绿,上部叶片明显的直立生长,通常严重矮化。一般下部叶片不卷曲。通过蚜虫自然传播是不可避免的,也通过感染的块茎传播。
病原物
致病病毒为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病毒粒体球形,直径24纳米。病毒钝化温度70~80,稀释限点100000,体外存活期3~5天。病毒的标准沉降常数S(20W)=115~127S,在氯化铯中的浮力密度为1.39~1.42g/cm^3。病毒粒子较稳定,对冷冻、氯仿及非离子去垢剂不敏感,但长时间在高盐条件下会被破坏。核酸为单分子线形正义ssRNA,禾谷类黄矮病毒-RPV基因组长5600nt,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组长5882nt,核酸占病毒粒子重量的28%。蛋白质外壳蛋白由一种主要多肽组成,分子质量为23kDa,超读产物可能涉及蚜虫传播和病毒粒子的稳定。
发病规律
病毒可通过蚜虫、种薯和嫁接传播。传毒主要蚜虫为桃蚜,传毒方式为持久性传毒,可保持传毒力2周。一般汁液摩擦不传染。栽种带毒种薯是当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生长期间经蚜虫传播扩大蔓延。有的植株当年不显症,但可使块茎带毒越冬。种薯带毒率关系到田间初始病株量,后期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是蚜虫发生情况。故影响蚜虫生长繁殖的条件关系到病情。高温利于蚜虫繁殖和活动使传毒频繁,还利于病毒增殖,使病害加重。反之低温、高湿、多风雨则不利蚜虫繁殖,发病轻。土壤肥沃、磷钾肥充足,水分合理,发病轻。品种间抗性有一定差异。
防治方法
1、选用适合当地的抗、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留种田应远离生产田。留种田及时拔除病株,以减少毒源。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种薯应尽可能提早收获。可由黄皿诱蚜数量来确定收获时间,避免后期蚜虫传毒。
2、采用无毒种薯(苗)。应用茎尖组织脱毒培养方法,培育无毒植株,结出无毒薯块,繁殖应用;或实生苗块茎留种,应用抗病杂交种子育出的实生苗所结的无毒块茎作为种薯;或夏播及二季作留种,使结薯期避开高温易病期,收获的含毒低的块茎作种薯,减轻发病。
3、对种薯进行升温处理:将块茎放置在37条件下25天,可钝化卷叶病毒,种植后不出现病症。
4、加强栽培管理,早期要及时拔除感病植株,清除病残体。精耕细作,高垄栽培,深沟灌水,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均可减轻发病。喷施帕尔奇土豆专用叶面肥,均匀喷施于叶片正反面,提高植株抗病抗逆性,每5—7天喷施一次。
5、喷洒内吸性杀虫剂防治蚜虫:用乐果、灭蚜威等农药稀释500-1000倍喷施。尤其是种薯生产田,在蚜虫发生高峰期之前,每隔10天喷药一次,直至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