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将保温被、卷帘机等提前检修好,确保随时可用。保温被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拉力的作用,保温被会出现被拉长的情况,而且如果保温被受潮的话,会因为下部拉力较大,使得保温被出现下。因此铺设完保温被以后,一定要把上下两端固定结实,加大后屋面固定钢丝的数量(两根为宜),每隔两米设置设置一根与保温被反方向拉力的钢丝,按照保温被上设置的固定孔用绳子拴牢,在保温被两侧穿绳加强保温被抗拉能力。
及时调整撑杆卷帘机,以防出现机头“拱”棚膜的情况。卷帘机上卷时,由于卷杆上的保温被太少,达不到足够支撑起机头的厚度,因此机头就会对其底部的保温被、草帘以及棚膜形成巨大压力,从而造成较大的破坏。为了防止产生这种情况,就要适当调整立杆与机头间的距离,当调整到合适距离时,立杆与撑杆所产生的重量,会将机头稍微抬起,降低卷帘机机头运行时对其底部保温被和棚膜的压力。调整好以后立即将立杆底部固定,防止其移动。
初冬,天气变化大,检修好保温设施后,还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灵活保温。温度管理应以均衡保温为主线。气温降低后,应及时关闭前脸通风口,覆盖保温被,确保棚内夜温不低于12℃即可,也不可过度保温,短时间的低温条件,对于蔬菜调节自身功能,提高抗逆性是有好处的。
冬季保护地设施栽培,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湿度大。如果能把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就能很大程度减少病害发生,保证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降湿的方法:
1.操作行覆盖有机物 ,减少水分蒸发
在操作行覆盖一些透气性好,而且有吸湿作用的有机物,如稻壳,覆盖厚度3-4公分。操作行覆盖稻壳后,不仅能够减少蒸发,还能起到吸湿作用,而且铺设后其透气性好,不会导致土壤板结,换茬翻地时将稻壳翻到土壤中,能够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分解后还能提高土壤地力。覆盖粉碎的玉米、小麦秸秆,吸湿效果要好于稻壳,并且这些作物秸秆在腐烂的过程中还能释放出较多热量和二氧化碳,提高棚内温度和蔬菜的光合作用。有条件的菜农也可以铺设草炭,草炭具有无味、质地松软、吸水保水性好、富含有机质和腐殖酸等特点。在操作行内铺设草炭,其吸湿效果要好于稻壳和秸秆。用于土壤中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2.种植行地膜起拱
覆盖地膜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如果地膜贴地覆盖,浇水时地膜上面会容易存水,起不到减少蒸发的作用。因此地膜可起拱覆膜,浇水的时候进行膜下暗灌,这样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有很好的提高地温的作用。
3.避免棚膜结露
棚膜滴水对棚内蔬菜危害比较大大,棚膜上的水滴滴到植株上,会引发多种病害。另外,棚内结露滴水使得棚内湿度增加,也有利于多数真菌病害的发生。尤其是连阴天气,棚内温度低、湿度大,病害发生重。
棚内结露会对光线形成折射,使原本透过棚膜的直射光变为散射光,造成棚内光照度降低。
如果发现棚膜结露严重,可使用有机硅兑水喷雾,提高水滴在棚膜上的延展性,减少棚膜结露。
4.增温+放风,加速散湿
棚内温度高了,相对湿度自然就小了,同时,棚室内温度的升高能够加快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将湿气排到棚外,达到降湿的目的。在冬季增加棚内光照是提温关键的措施,菜农可通过擦拭棚膜,增加棚膜透光度,以及悬挂反光幕或补光灯进行增光提温。通风散湿,要把握好通风时间。早上拉起覆盖物后,先不要着急放风,棚室密闭半小时到一小时,待棚室内温度有所提升后,可通小风排湿,半小时候关闭通风口继续提温,在不影响蔬菜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将温度升高,然后再拉大风口通风。下午,待温度降到25℃左右时关闭风口,在关闭通风口到放覆盖物这段时间,棚内湿度会有所升高,建议在放覆盖物前半小时,再进行10-15分钟的通风,可有效降低夜间棚内湿度。
低温季节施肥不当很容易损伤根系,一般化学肥料溶解时会吸收热量,造成水温降低,因此冲施化学肥料要提前配置母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
生产中要重视功能性肥料如腐殖酸类、氨基酸类、核苷酸类等肥料及生物菌肥的使用,这一类肥料可刺激植物生根,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低温季节,大多数蔬菜根系吸水吸肥能力较弱,易表现出叶片发黄甚至出现缺素症状,建议菜农可直接叶面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配合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防止叶片早衰,使每张叶片提供和积累较多的干物质,增加产量。